海南书局 镌刻在铅字与砖瓦间的文化年轮
海口博爱北路的骑楼老街,青砖叠砌的廊柱间仍藏着百年前的烟火气。其中一栋浅黄外立面已泛斑驳的骑楼,门洞上方阴刻的“1924”字样虽覆着薄尘,却仍被老街坊熟稔地唤作“书局”。这处建筑的过往,恰是海口近代文化从本土走向开放的缩影。
海口博爱北路的骑楼老街,青砖叠砌的廊柱间仍藏着百年前的烟火气。其中一栋浅黄外立面已泛斑驳的骑楼,门洞上方阴刻的“1924”字样虽覆着薄尘,却仍被老街坊熟稔地唤作“书局”。这处建筑的过往,恰是海口近代文化从本土走向开放的缩影。
海南书局的诞生,源于一群海南文化人“存续乡邦文脉”的共同愿景。1924年,留日学生王梦云(一代名儒王国宪弟子)因东京大地震辍学归国,目睹海口乃至全岛缺乏专业书局与印刷机构,大量琼州古籍散佚、本土文化传播受阻,遂联合林成梓、李开定、孙邦鼎、唐品三、王硕人等乡贤,